□本報實習記者 張語嫣 攝影報道
10月中旬,走進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一派繁榮景象。低頭看腳下,波光粼粼的黃河水奔涌而過,抬頭眺遠方,對岸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兩鎮村民隔河相望,各民族往來頻繁,親如一家。
官亭鎮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臨津古渡、黃河風光、丹霞地貌、三川納頓、土族風情、民族刺繡等自然風光人文遺存極具特色。近年來,官亭鎮依托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禹王峽景區、接官亭等景點,背靠沿黃公路,打造連點成線的旅游經濟體。
一村一品產業興
走進官亭鎮前進村的黃芪加工點,舊村委會改造的小院里擺放著幾臺大型機器,讓不大的空間更顯逼仄,院子上方搭起一片大棚,棚下的空地上晾著一片片金黃的黃芪。
由于黃芪的種植條件特殊,對土壤的品質要求很高。因此,前進村在種植黃芪上頗費了一番功夫。
以前,前進村的黃芪種植田全都分散在山地上,種植收割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從去年開始,前進村對黃芪種植田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今年種植的黃芪全部實現機器收割分揀,大大節省了人力和物力?,F在,在種植田里完成初步的分揀之后,回到加工點再進行清洗、烘干、切片、晾曬等工序,就可以向外出售,一公斤黃芪可以賣到42元,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前進村黨支部書記朱玉賢告訴記者,今年全村種植了8公頃的黃芪,預計產量能達到700公斤到750公斤。
“寧愿少種點,也要保證質量,要少種優種嘛。”朱玉賢說。作為前進村的致富帶頭人,朱玉賢多年來致力于鉆研黃芪的種植技術,對黃芪的種植有了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后,他帶著鄉親們開辟了一片黃芪種植田,種出來的黃芪品質優良,聞名省內外。
順著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山頂出發,就來到了前進村的養殖基地。養殖基地占地12畝,有羊棚3座,隔離棚1座,現有羊200多只、牛9頭。
前進村村民朱全守祿是這里的養殖戶,他在山上獨自守著這些牛羊。說起今年養殖場的情況,他顯得有些低落。原來今年布病肆虐,養殖場損失了100多頭(只)牛羊,造成了十幾萬元的損失,牛羊肉的價格也直線下降。但他并沒有氣餒,自從在養殖場發現布病,他就把其他村民的牛羊都送回去,只留下自己的牛羊,發現一例就配合獸醫站和疾控中心處理一例,絕不拖延。
“不能傳染一片呢,我的牛羊損失就損失了?,F在國家政策這么好,這陣子過去都會好的。”朱全守祿說。如今在政府的產業項目資金扶持下,官亭鎮像朱全守祿這樣的養殖戶都有相應的養殖補貼。
近年來,官亭鎮聚焦產業發展思路,圍繞“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依靠地域優勢,優化產業規劃,扶持傳統產業,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構筑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思路、新格局。其中,已投用的沿黃三川旅游接待中心項目,年收益30萬元;投用的喇家村冷水養殖園項目,年收益24萬元;投資200萬元建設的中央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冷鮮庫項目,年收益5萬元。同時,加大了對光輝村百合、梧釋村大果櫻桃、前進村和光輝村黃芪種植的扶持力度,使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品質進一步鞏固,產業價值進一步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民族團結結碩果
當在喇家村看到達哇卓嘎與村民交談的場景時,記者完全看不出來這是一位來自2000多公里外的外地媳婦。2012年,還在西藏自治區種地的達哇卓嘎怎么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后的自己會在離家2000多公里的青海定居生活。
2012年,達哇卓嘎與丈夫在西藏打工時相識結婚,隨后便跟著丈夫來到喇家村生活。
“嫁過來之后發現大家就像我們藏族一樣熱情。”今年31歲的達哇卓嘎說,喇家村村民大多都是本地土族,剛嫁過來的達哇卓嘎心中免不了有些忐忑,但婆家和鄉親們的熱情善良很快打消了她心中的顧慮。在后來的生活中,鄉親鄰里教會她很多生活習俗,并給予了她很多的幫助,在她忙得脫不開身時,鄰居甚至會主動幫她接送、照顧孩子。
多年來,達哇卓嘎孝順公婆,團結鄰里,村民對她的評價很高,達哇卓嘎家多次被評為五星級文明戶,她自己和婆婆也被評為喇家村“好媳婦”和“好婆婆”。如今,達哇卓嘎在村里擔任婦女主任,他們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土藏結合的民族團結之歌。
官亭鎮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鄉鎮,以土族為主,漢、藏、回、東鄉等八個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相處和諧,像達哇卓嘎這樣不同民族結合的和諧家庭只是官亭鎮民族團結的縮影。
近年來,官亭鎮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項工作,2022年底被評為全國第十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在民族團結具體工作中,官亭鎮將全鎮劃分為247個微網格,形成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一網統管的工作格局,妥善處理各民族群眾間的矛盾糾紛。對涉及民族問題的糾紛和事件,努力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各族群眾之間彼此尊重的氛圍日益濃厚。
同時,組建“雙語宣講小分隊”,采取“送學上門”“網絡助學”“慰問+送學”方式,講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積極引導民族宗教界將公益慈善活動與鄉村振興實踐相結合,緊扣和諧相處、和衷共濟的主基調,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
基層治理起大作用
提起官西村的基層治理,無人不知官西村黨支部書記秦永輝的三件法寶——工作日記、調解本領和一文件柜的各式民情文件。
2014年,川大高速修建要經過官亭鎮,官西村是官亭鎮拆遷力度最大的一個村,再加上要修建喇家通道、民俗風情街和民和縣第二人民醫院,全村300多戶村民要全部搬遷。搬遷后,失地失房的官西村村民從未有過矛盾糾紛。
說起這件事,秦永輝充滿自豪。官西村拆遷工作和后續安置工作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官西村基層治理常態化工作打下的堅實基礎。在官西村的文件柜里抽出民情日記,密密麻麻地記錄著300多戶村民的基本情況,最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記錄了每戶村民的家庭需求、矛盾糾紛和對村莊發展的建議。
秦永輝說,官西村一年兩次分組開展入戶調查,村民有什么糾紛和意見都可以提前防范、解決和調解,不會讓矛盾激化到要上訪的地步。比如拆遷戶的后續安置工作中,11戶中有6戶是無法自己解決住房問題的困難戶,村上就給他們申請了拆遷安置房。這樣一來,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就不會再有矛盾。
除此之外,自2017年起,官西村開始利用村集體經濟為村民謀福祉。每年新入學的大學生向村“兩委”提交申請、錄取通知書、身份證和戶口本等材料,經過村“兩委”審核、公示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就可以領到村集體經濟發放的500元助學金。對于每年對殘障人士、老黨員和退伍軍人進行的慰問工作,官西村也從未松懈過。
官西村的基層工作治理方式和成效只是官亭鎮基層治理的冰山一角。近年來,官亭鎮把基層治理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從群眾關心關注的“小切口”入手,積“小安”為“大安”,有效推動了鄉風文明治理機制,將力量和方式下沉到基層最末端,做到了早發現、早提醒、早宣傳。
今日之官亭,村民安居樂業,各民族相處融洽,產業發展興旺,全鎮上下一片繁榮景象。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生活條件好了,日子有盼頭了,正如秦永輝所說,生活充滿希望,日子越過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