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lockquote id="dtlgn"></blockquote>

        <source id="dtlgn"></source><blockquote id="dtlgn"><track id="dtlgn"><code id="dtlgn"></code></track></blockquote>
          <u id="dtlgn"></u>
      1. 海東日報首頁

        河湟傳統民居的特色與價值

        2023-09-25 10:10:55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李春林 馬扎·索南周扎

        引 言

        河湟谷地是黃河上游湟水、大通河流域的山間河谷。該區域是從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地理單元,是唐蕃古道上漢族、藏族、土族、回族等民族族群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走廊,是青藏腹地宜牧地區到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宜農地區的過渡地帶。在中國本土傳統建筑體系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構成中,河湟谷地的民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務實的生業模式契合、多元的文化融合特征和青藏本土樸素的傳統生態人居觀念。新時代,在青藏高原地區城鄉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時代背景下,河湟谷地的族群聚落、民族村寨,成為區域民族團結進步,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復興的重要空間載體,區域鄉村振興事業的典型實踐目標。本文以河湟谷地的人文地理為背景,聚焦時代語境下河湟地區鄉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分析河湟谷地族群民居在氣候資源、生業經濟、族群文化、人居生態方面潛在的優勢和特色。探討時代發展語境下,河湟民居在促進民族團結、融合族群文化、鄉村風貌導向和人居生態建設方面的價值和優勢。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位于中國西北地區,主要由黃河及其兩個主要支流——湟水河和大通河所形成的河谷組成。在藏語中,河湟谷地被稱為宗喀地區。這個地區地勢相對平坦,水資源豐富,自古以來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農業區。河湟谷地的農業主要以種植小麥、青稞、馬鈴薯、玉米、豌豆等糧食作物為主,同時還有果樹和蔬菜的種植。這個地區還有豐富的牧草資源,適宜發展畜牧業。

        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唐蕃古道上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歷史路徑,是內地儒家文化與青藏本土民族文化相互影響、互為滲透的重要文化單元,是漢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本土民族互嵌融合的重要社會單元,青海“家西蕃”的由來就是融合團結的鮮活實證。由于地處宜農地區,背靠廣大牧區,這里生活著以農為主,兼營農牧的漢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諸多少數民族。在語言方面,河湟地區的方言,體現著各民族語言融合滲透的影響。在宗教方面,河湟地區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多種宗教信仰,而且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族人民長期以來互嵌融合,和諧共生。這些宗教信仰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河湟地區的宗教文化生態。在人居建筑方面,以莊廓為典型特色的河湟民居,成為跨越民族個性、凸顯地域特色、承載河湟各族人民鄉土風情的安居之所。此外,河湟地區承載不同信仰的宗祠寺廟,也深刻蘊含著本土文化的地域特色。漢藏風格融合的塔爾寺建筑群,中國官式建筑中典藏藏傳佛教藝術精品的瞿曇寺,以及中式傳統建筑特征的清真寺,成為河湟地區本土傳統建筑的優秀代表、融合典范。

        河湟民居的特點

        河湟地區的民居聚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這種典型地域特征正是河湟地區各民族族群對宜居宜業環境的價值認同和共同選擇。

        如果不從民居的細節之處,或者聚落中典型的儀式性文化建筑加以區分,我們很難僅僅從民居的形態,區分族群聚落的民族屬性。在院落布局和民居構建上,相互學習、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體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特征,形成以莊廓為典型的河湟民居??梢哉f莊廓是河湟地區各民族共同探索出的民居建筑形態。

        河湟民居的形成有地理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成因復雜。

        首先,從地理氣候的視角看,河湟谷地位于建筑氣候分區中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過渡地帶。特殊的氣候和資源特點決定了莊廓成為最方便構建并最適于居住的民居。青藏高原高峻的山川河谷逐步過渡到較為平緩的黃土臺緣、淺山腦山地區。深厚的黃土不僅是安身立命之處,也是人居營造的重要資源。不同于青藏腹地石構建筑的材料技術特征,河湟谷地的莊廓民居是土木技藝的彰顯。而在河谷階地的空間環境中,莊廓民居又繼承了青藏腹地河谷建筑的山水人居的空間關系、層次變化、自然形態。成為黃土高原土木技藝民居在青藏高原東北緣的實現形態。也成為青藏高原山地人居體系,在河湟氣候資源環境下的土木技藝實踐成果。

        其次,從生業模式的視角看,河湟地區是青藏高原東北部優質的宜農區域。河湟谷地成為青藏高原東北部最為典型的農耕生業發育區。莊廓院落為農耕生產生活提供了最佳場所。由于有限的河谷階地耕地資源和高山區草場資源并存,河湟地區的生業模式呈現以農為主,農牧兼營、手工業發達的生業特征。河湟民居深受河湟地區生業模式的影響,如同牧人的帳篷呈現可移動、裝配式的特征。河湟民居及族群聚落的功能格局、空間關系、技藝特征,就是承載其生業模式的適宜空間環境。河湟莊廓民居既是生活空間,又是生態空間;既是宜農的莊園,又是宜牧的牧場;既注重倫理關系的空間印證,又強調人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莊廓民居傳統營造技藝中的石砌、夯土、木作,成為河湟地區族群社會重要的生產技能和謀生手段。同時,河湟鄉村社會因人居營造而形成的傳續悠遠的互助關系,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和諧、民族的團結。

        再次,從族群文化的視角看,河湟地區是黃土高原農耕文化和青藏高原本土文化的過渡地帶、融合區域。這里不僅有西部藏族、回族、土族等民族文化東漸的影響,更有東部農耕文化、儒家思想西漸的影響。體現在河湟民居上,特色典型。河湟民居外不見木、內不見土的營造技藝特征,本身就是農耕文化外拙內秀的內斂性格。從民居空間布局來看,居住于莊廓的各民族,都以三、五開間成為平面功能布局的主流,中間的正堂和兩邊的房間,深受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河湟民居中的連鍋炕更是河湟地區起居文化的典型代表。從建筑的細部裝飾來看,檐廊的木雕花草成為分別住家民族屬性的重要標志。木雕裝飾題材中藏族、土族等民族多見“吉祥八寶”等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裝飾圖案。而漢族、回族多見“福祿壽喜”等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裝飾圖案。整體來說,河湟民居不同于青藏腹地民居形態的建筑彩繪裝飾傳統,而是樸素地呈現木底本色,不做彩繪。在河湟地區的民居中,屋頂有白石、院內有經幢,村內有佛塔、馬尼康的都是藏族、土族村寨。而宣禮塔高聳的就是回族、撒拉族的村寨。這些鄉村聚落中的宗教建筑,成為鄉村社會傳統文化的空間組織核心,與現代社會發展中逐步產生的村民文體活動中心、村民廣場等傳續有度、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最后從人居生態的視角看,河湟民居是本土資源條件和氣候環境下,人居建筑的綠色解決方案、高效解決方案。河湟民居在特定社會發展階段,實現了資源投入和環境宜居之間的最大能效比。河湟地區的莊廓民居,繼承了青藏高原族群文化中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樸素生態思維。在農耕文化謙遜內斂的性格驅動下,形成了樸素、被動的人居生態觀念。在宏觀的維度,河湟谷地的鄉村聚落選址、莊廓民居的朝向選擇,都以最大限度獲得日照為目的。同時,在空間單元的豎向組織和平面組織中,表達其社會倫理的次序與特征。建構山地環境下上中下、左右、內外之間的建筑空間語素和人居倫理語境,構建自然邏輯、山地邏輯決定的建筑空間有機構建的生態次序,同時涵養并形成山地聚落空間層構中的審美取向。在這里,不以庭院深深深幾許為美,而是以清晨推開窗戶,遠眺晨曦薄霧、俯瞰縷縷炊煙為美。在中觀的維度,莊廓民居院落厚重高大的夯土或石砌院墻,在寒季盛行風向下,構建抵御惡劣氣候的中觀空間,配合庭院內的經濟型、美觀性的植被、樹木,形成河湟莊廓的內景營造。在微觀的維度,從建筑單體來講,厚重密閉的夯土外墻,包裹朝陽南向之外的其他三面。南向以木構、門窗、檐廊的開放性最大限度的收納日照。形成傳統的、被動的、生態建筑營造特征。夯土、石構圍護結構的蓄熱性能,日落后逐步緩釋熱能,在午夜前夕,人們晚上進入另外一套環境溫度維護體系(被窩)之前,維護建筑室內空間的溫度。房間內的連鍋炕在解決廚房功能的基礎上,將多余熱能通過鍋炕管道體系,傳輸到主要的起居空間,形成主動的空間宜居環境。

        結 語

        河湟地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區,也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明互鑒,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時期民族工作的主題,也是河湟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樣,河湟地區是黃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等水資源豐富的農業區,做好河湟地區的生態治理和保護,不僅對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更對黃河流域乃至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城鄉建設領域,加強各民族互嵌式融合,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探索實踐民族團結和生態保護兩項重要戰略使命的要求,成為青藏本土河湟民居研究的重要方向。河湟民居的族群文化淵源、多民族和諧共處之道、本土營造技藝、樸素生態經驗成為該方向研究的堅實基礎,同時也成為河湟傳統民居的時代價值基因和與時俱進的發展策略路徑。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高国产三级国产A∨_无码一区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_亚洲精品无播放器播放_亚洲不卡免费观看_欧美一卡日韩动漫国产